-
2021年經濟仲裁怎么收費?經濟類仲裁一般多長時間能出結果
(2020-11-11 18:13:50) 其他糾紛 -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發現對于經濟仲裁與經濟訴訟相比有什么特點?有佷多人不太清楚,而在提出仲裁申請時,當事人應按照仲裁委員會制定的收費標準,預交案件仲裁費用,仲裁費用包括案件受理費和案件處理費。那么,對此,就問法律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經濟仲裁費用的范圍及收取標準。
2021年經濟仲裁怎么收費?
當事人在提出仲裁申請時,應按照仲裁委員會制定的收費標準,預交案件仲裁費用,仲裁費用包括案件受理費和案件處理費(具體標準見相關文件)。
仲裁費用通常包括仲裁機構的管理費、仲裁員的報酬和支出以及辦理仲裁案件所發生的其他合理的、實際的費用,諸如仲裁庭聘請專家、鑒定人和翻譯而發生的費用,調查取證費用等。
仲裁費用,是指仲裁機構根據仲裁規則或者國家的有關規定,向當事人收取的辦理糾紛案件所需要的經費。仲裁費用一般分為案件受理費和案件處理費。所謂案件受理費,是指仲裁機關辦理案件所支出的費用。所謂案件處理費,是指敗訴方補償勝訴方因辦理案件所支出的費用,其中包括:律師費、鑒定費、勘驗費、差旅費和證人的誤工補貼及食宿費。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財政部頒布的《關于經濟合同仲裁費和鑒證費收費標準及其使用范圍的規定》,案件受理費按下列標準收取:
(1)爭議金額在10萬元以下的收取5%,最低不少于20元。
(2)爭議金額在10萬元至50萬元的,收取500元,加收超過10萬元部分的4%。
(3)爭議金額在50萬元以上的,收取2100元,加收超過50萬元部分的3%,但最高不得超過1萬元。
爭議金額一般以申請人在仲裁請求書中所寫的請求數額為準,其請求數額與實際數額如有出入,以實際數額為準。案件處理費按實際開支數額收取。但是,上述收費標準和辦法是80年代頒布的,顯已不太適應當今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仲裁實踐需要,為此,《仲裁法》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規定交納仲裁費用,仲裁委員會在規定新的仲裁費用收取標準時,應當向有關物價部門申報,經物價部門核準后方能收取。
是由總裁委員制定的,且需要在審理那件前就繳納,否則司法機關可以不受理案件。為了防止司法機關胡亂收費,當事人需要了解相關的法律規定,監督司法機關的行為。此外,掌握一定的法律規定,公民也能防止律師胡亂收費。
經濟類仲裁一般多長時間能出結果
,在裁決的期限內不履行相應的義務即可申請強制執行。公民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裁判文書的期限是1年,具體行政行為的權利人或者繼承人、權利承受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的在3個月內提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生效裁判文書的期限是180天。
經濟仲裁有哪些特征?
1、仲裁本質上的民間性。這是最基本、最核心、最主要的特征,其他特征都由此派生而來。著名民法學家梁*星教授在中國仲裁論壇第二屆會議上,對仲裁的民間性有一個精辟論述,他說:就像《物權法》立法爭論中的一個核心是什么都能夠讓步,唯獨對不同主體的物權予以平等保護的基本原則不能讓步那樣,《仲裁法》修改中什么都能夠讓步,唯獨堅持仲裁民間性這一基本原則不能讓步。
2、機構設置上的獨立性。仲裁機構與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沒有隸屬關系,仲裁機構相互之間也沒有隸屬關系。
3、制度設計上的簡易性。與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相比,仲裁制度相對比較簡單。
4、仲裁服務上的有償性。“有償性”是仲裁的一個明顯特征,也就是接受仲裁服務的民商事爭議當事人必須承擔仲裁費用。
5、裁判方式上的靈活性。與行政裁決和司法裁判相比,仲裁的裁判方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6、裁判程序上的便捷性。與嚴格、復雜的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相比,仲裁的程序具有既方便又快捷的特性。
7、裁判依據上的兼容性。仲裁中并非所有案件和每一事項都有法可依,因此在裁判依據適用上就具有兼容性,也就是除法律、法規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外,受慣例和傳統影響,還要考慮日常生活中人們普遍遵守的社會行為準則和約定俗成的公序良俗(民間習慣法)。
8、當事人意愿上的自主性。當事人關于仲裁的自主約定,是啟動仲裁程序的前提要件,沒有“約定”就沒有“仲裁”。
9、糾紛解決途徑上的低成本性。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滿足當事人對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追求愿望,這也是仲裁的一大特征。
聲明:此文信息來源于網絡,登載此文只為提供信息參考,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