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錢不還對方父母有責任償還嗎?朋友借錢不還可以找他父母要嗎?
(2020-11-23 20:14:00) 債權債務 - 民間常說,教不嚴父之過,意識就是孩子犯錯作為父母的是有責任的。因此在生活中,經常就會一些情況發生,作為子女的在外借錢之后,沒有經濟能力還款,債務人就會找到父母要求還款。那么借錢不還對方父母有責任償還嗎?朋友借錢不還可以找他父母要嗎?以下就是就問法律網小編整理的內容。
借錢不還對方父母有責任償還嗎?
中國法律不支持子債父還,沒有法律依據。
根據債的相對性,債權人只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債務人的父母家人作為無關第三人,不負有償還責任。
債的相對性是指債能夠且也只能對債權人和債務人產生拘束力。由于債本質上是當事人之間一方請求他方為一定給付的法律關系,所以債權不能像物權一樣有追及性,而只能對特定人產生效力。
如果債務人去世,債務人的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則法定繼承人應當在遺產繼承范圍內償還債務。
相關規定:
《繼承法》第三十三條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朋友借錢不還可以找他父母要嗎?
朋友未成年需要家長償還,若是滿了18周歲,名下有財產,法院可以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8條:“債務應當清償”,“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243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若是未成年人,父母作為監護人有償還責任,但一般未成年人也沒有能力借很多錢。若對方是成年人,根據債的相對性原理債務人是借款人,對方借錢不還父母是沒有償還責任的。
借錢不還法律程序怎么走?
1、以公司/個人的名義寫起訴狀;
2、到被告人所在地法院提交起訴狀并提供證據(欠條、其他書面證據);
3、等候審理,一般案件6個月法院審結,6個月不能審結的經法院院長批準可延長6個月。
4、等判決生效后,對方不還錢,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如對方沒錢,可申請保全對方的房屋)。
聲明:此文信息來源于網絡,登載此文只為提供信息參考,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