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須犧牲卡米爾」讀書筆記賞析
(2019-08-06 04:02:03) 讀書筆記 -
橫掃25國的重磅推理小說!法國推理大師皮耶爾·勒邁特《必須找到阿歷克斯》系列終篇。皮耶爾·勒邁特以推理小說蜚聲國際文壇,憑借《必須犧牲卡米爾》《必須找到阿歷克斯》《天上再見》三次榮獲英國推理作家協會頒發的國際匕首獎。皮耶爾·勒邁特是歷史上罕有的在推理小說與純文學領域都獲得至高榮譽的作家。即使必須犧牲自己,我也要不顧一切保護你。警長卡米爾的戀人安妮,在巴黎的街頭被一名劫匪殘忍毒打至毀容。作為看見了劫匪面目的幸存者,她時時刻刻受到死亡的威脅。卡米爾發誓,無論自己付出何種代價,都要不顧一切保護安妮。然而,他將面對的不只是一個兇殘的劫匪,還有一個完全陌生的親密愛人。
「必須犧牲卡米爾」讀書筆記賞析
2019.2.12 必須犧牲卡米爾(皮耶爾·勒邁特)法國推理小說家皮耶爾·勒邁特的作品,曾獲國際匕首獎。這是一個系列小說,我直接從最終篇看起了,不過也沒有什麼違和感。比起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作品,他的作品在文學性上會更強一些。主角卡米爾·范霍文是重案組的警察,由於他的身高只有一米四五,因此他總能讓人印象深刻。一切都從一起珠寶店的搶劫案說起:在搶劫案中,劫匪打傷了碰巧正好在那天取訂製手錶的安妮,而安妮是卡米爾的戀人。於是處於私情,卡米爾向上級隱瞞了跟安妮的關係著手調查這件事,為了安妮一定要抓住兇手。在調查的過程中,卡米爾順藤摸瓜,發現安妮並不是安妮,她另有隱情,更可疑的是,劫匪之一似乎要殺掉安妮,但卻總是「手下留情」。在各種焦慮下,卡米爾終於發現,其實他曾經的手下馬勒瓦勒才是在威脅安妮的真兇,而他的目的,就是為了逼迫卡米爾,借助卡米爾之力找到以前跟他一起「做買賣」的人阿福奈爾。最終的結果是,阿福奈爾被馬勒瓦勒用槍殺死,但馬勒瓦勒卻被在後面埋伏的卡米爾擒拿。·關於情節我覺得皮耶爾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把情節的鬆緊安排得游刃有餘。之前卡米爾在調查的時候(第一天)基本上都是比較緩慢的節奏,讓人感覺有點摸不著頭腦。最精彩的部分,是安妮與馬勒瓦勒在卡米爾森林裡的房子的會面,緊張、刺激,氣氛渲染到了極點。第三天七點以後發生的事情節奏似乎都是緊張且快的了,一直到最後卡米爾把槍頂在馬勒瓦勒的後面,才達到一個小高潮。我喜歡這樣的情節處理方式,感覺一切都發生得剛剛好。除此以外,皮耶爾也將讀者「隱瞞」得很好,第三天七點以前,我都一直不太理解卡米爾為什麼這樣做,一直到最後才揭曉,其實最終目標是阿福奈爾。·關於文學性《必須犧牲卡米爾》在文學方面最突出的應該是視角的處理。主要是全知視角和內聚焦的交替運用,一會兒是全知的上帝視角,似乎一切都看在眼裡,一會兒又是兇手的視角,它們互相交替著,在「矛盾」中將情節不斷推進,很有新意。另外,使讀者的期待受挫,也是讓小說富有魅力的原因:一開始大家都以為兇手目標是殺安妮滅口,隨著情節推進又以為目標是毀滅卡米爾,知道最後才知道,其實目標是阿福奈爾和他身上的錢。·關於主題我覺得主題落在「犧牲」二字。就像最後卡米爾對路易說的:「是,我知道,‘犧牲’是個可笑的詞……今天已經不用這樣的詞了,那是老古董了,但總歸……看看阿福奈爾,他不是個天使,但他為他的女孩們犧牲了。安妮,她是為了她的弟弟……這樣的事情還是存在的。」卡米爾對前妻被殺害一事一直耿耿於懷,他愛他的前妻。而安妮的到來減輕了他的喪妻之痛,給了他新的生活,因此他願意為了安妮犧牲一切,這是愛情。阿福奈爾雖然犯了很多罪,但他也願意為了自己的女人和女兒成為馬勒瓦勒的槍下亡徒,偉大這個詞用不上,但他也是為了愛而犧牲。除此以外,小說還表現了卡米爾與手下路易以及曾經的手下馬勒瓦勒之間如父子般的感情。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夾雜著溫馨與刺激的偵探小說。
聲明:此文信息來源于網絡,登載此文只為提供信息參考,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