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字開頭的三個字詞語,第一個字是油的3字組詞大全
(2021-11-10 20:49:51) 說說大全 -
油字開頭的三個字詞語
【油罐車】 【油煔木】 【油氈紙】 【油幙車】 【油宅兒】
【油葫蘆】 【油水活】 【油耗率】 【油幢車】 【油旋餅】
【油煙墨】 【油壺盧】 【油搭扇】 【油膩萌】 【油炸檜】
【油漬漬】 【油茶面】 【油乎乎】 【油壁車】 【油膩膩】
【油紙扇】 【油泵房】 【油麥菜】 【油里滑】 【油漆作】
【油頁巖】 【油果兒】 【油底子】 【油燈盞】 【油脂仔】
【油碧車】 【油炸燴】 【油炸果】 【油脂妹】 【油型氣】
【油炸膾】 【油汪汪】 【油璧車】 【油木梳】 【油絲絹】
【油橄欖】 【油滴盞】 【油炸鬼】 【油印機】 【油麻團】
【油氣田】 【油光光】 【油幕車】 【油艙蓋】 【油漆膏】
【油老虎】 【油鹵鹵】 【油晃晃】 【油菜花】 【油浸浸】
【油花卜】 【油田氣】 【油毛氈】 【油溶性】 【油絡車】
【油鏇餅】 【油果子】 【油幌幌】 【油和米】 【油軿車】
【油豆腐】
第一個字是油的3三字組詞大全
『油脂妹』:[yóuzhīmèi] 方言。指油腔滑調的女孩子。參見“油脂仔”。
『油果子』:[yóuguǒzǐ] 一種油炸的面食。
『油汪汪』:[yóuwāngwāng] 1.形容油多:~的紅燒肉。
『油印機』:[yóuyìnjī] 一種制造簡單、使用便利的印刷工具。《詩刊》1978年第4期:“行軍身背油印機,翻身涉水打游擊。”參見“油印”。
『油壁車』:[yóubìchē] 古人乘坐的一種車子。因車壁用油涂飾,故名。
『油罐車』:[yóuguànchē] 專門運輸石油的車輛,車身通常為圓形或扁圓形大鐵罐。李季《玉門詩抄·致北京》:“一輛油罐車正在暴風雪里駛行,年輕的司機緊瞪著兩只大大的眼睛。”《人民日報》1977.1.14:“他們敲鑼打鼓,熱烈歡送出口原油的第一列油...
『油豆腐』:[yóudòufǔ] 一種豆制食品。豆腐經油炸而成。
『油氈紙』:[yóuzhānzhǐ] 用動物的毛或植物纖維制成的氈或厚紙坯浸透瀝青后所成的建筑材料。有韌性,不透水。亦名油毛氈。《新華月報》1952年第11期:“輕工業產品各種新的品種日益增多。如油氈紙,絕緣紙等。”
『油氣田』:[yóuqìtián] 既可開采石油又可開采天然氣的地帶。
『油頁巖』:[yóuyèyán] 也叫油母頁巖。頁巖的一種。灰、褐、黑等色,比一般巖石輕、軟,呈薄層狀,加熱有瀝青味。可提取石油。
『油毛氈』:[yóumáozhān] 油氈。
『油菜花』:[yóucàihuā] 別名蕓薹,拉丁文名Brassicacampestris,原產地在歐洲與中亞一帶,植物學上屬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在我國集中在江西婺源篁(huáng)嶺和江嶺萬畝梯田油菜花、云南羅平平原油菜花、青海門源高原油菜花等。
『油炸果』:[yóuzháguǒ] 一種油炸的面點。有長條、圓圏等各種形狀。
『油橄欖』:[yóugǎnlǎn] 1.常綠小喬木,葉子長橢圓形,花白色,氣味很香。果實橢圓形,成熟后黑色,加工后可以吃,也可以榨油。原產地中海一帶,西方把它的枝葉作為和平的象征。
『油膩膩』:[yóunìnì] 1.形容含油脂多。《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六回:“恰好一個家人在夏作人背后,把他辮子捏了一捏,覺得油膩膩的。”張天翼《包氏父子》一:“公館里許多人都不相信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膩膩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丟,拿圍身...
『油炸檜』:[yóuzháhuì] 即油炸果。相傳老百姓痛恨南宋奸臣秦檜,故有此稱。
『油茶面』:[yóuchámiàn] 一種食品。面粉內攙牛骨髓或牛油炒熟,加糖、芝麻等物制成。吃時用滾水沖成糊狀,叫油茶。
『油炸鬼』:[yóuzháguǐ] 一種油炸的面食,有長條、圓圈等形狀。有的地區叫油鬼。
『油煙墨』:[yóuyānmò] 1.亦作“油煙墨”。用油煙等制成的墨。
『油葫蘆』:[yóuhúlú] 昆蟲,像蟋蟀,稍大,雄蟲的翅能互相摩擦發聲。
拓展思維:第一個字是油字開頭的四個字成語詞語成語加解釋
【油】
擴展知識:關于油字的漢字解釋
拼音:yóu
部首:氵----筆畫:8
五行:水
繁體:油
1.指動物的脂肪和從植物、礦物中提煉出來的脂質物:牛~。花生~。石~。
2.一種液體食品:醬~。
3.用桐油、油漆等涂抹:窗、門~飾一新。
4.被油弄臟:衣服~了。
5.圓滑;不誠懇:~腔滑調。這人太~了。
聲明:此文信息來源于網絡,登載此文只為提供信息參考,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