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不完的詩詞
(2021-05-20 11:23:57) 說說大全 -
如果有一本讀不完的詩詞,那我一定會視若珍寶地天天捧著它。清晨伴著熹微日光,吟誦“一日之計在于晨”的情志;午后隨著燦燦艷陽,感受“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的美好;夜晚陪著皎皎月光,體味“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的意境。
因為,詩詞就像是一根繡花針,一針一針地編織出了我的少年時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靜夜思》便是我和古詩詞的第一次邂逅。小時候初讀這首詩,只當作寥寥幾個字而已,全然不知這其中到底包含了詩人多少豐富的情感。也是到長大以后,在知道詩中的“床”既不是硌人的木板床,也不是如棉花糖一般軟的席夢思,而是井上的圍欄,原來詩人是倚欄望月啊!
我和古詩詞之間的緣分,可不止這么一點兒,它們陪著我從剛認字一直到現在。
我剛識字那會兒,就對古詩詞有了濃得化不開的興趣。讀駱賓王的《詠鵝》,好像我正身處池塘邊,端詳著長脖子鵝揮動紅掌撥起清波;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仿佛我正佇立在廬山上,眺望著從九天之外飛流而下的瀑布;讀杜甫的《絕句》,我似乎正倚窗而望,聽著黃鸝在翠柳上鳴叫,仰望一行白鷺“撲棱棱”地全飛上青天;讀李紳的《憫農》,我好似夢回唐朝,正站在田埂之上,看著農民滿面塵土汗滴禾下,心中不由得升起一陣酸楚。
到了小學,隨著認的字愈來愈多,我所讀過的詩也愈來愈多,而且我漸漸地能夠感受到詩中所交織著的情感了。“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中洋溢著孩童的天真無邪,“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哪怕是開闊渺遠的大自然也無法舒解詩人內心的孤獨寂寞,“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中滿滿的都是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懷念和心中蕩漾著的澄澈。
進入初中,我終于接觸到了長詩和詞,它們的出現使我對古詩詞的興趣更加濃厚了,也更能讓我感受到詩人心中時而澎湃如長江,時而婉轉如清溪的情感。因為對詩詞十分迷戀,在我去西北大沙漠時,仿佛置身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蒼茫之感油然而生;去寒冷的北方看皚皚白雪時,眼前突然顯現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為索然無味的大雪平添了一份生機;望著十五時天上的一輪明月,不由地想起張若虛的“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忽然有一點悵惘寂寥的感覺……
那么詞呢?雖然我所接觸過的詞屈指可數,但它們在我眼中依然有著和詩一樣的重要地位,它們有“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大氣,有“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悲傷,也有“紅酥手,黃藤酒”的溫柔,還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憂傷……
這些,使得古詩詞成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魚兒需要水,鳥兒需要藍天一樣。
我希望有一本讀不完的詩詞,能讓我一輩子視若珍寶地捧著它:在鳥雀呼晴的朗朗春日,欣賞“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繽紛;在蟬鳴交錯的炎炎夏日,一覽“陰陰夏木囀黃鸝”的快活;在金風送爽的颯颯秋日,細品“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唯美;在銀裝素裹的皚皚雪日,領略“日暮蒼山遠”的寂寥。因為我想讓詩詞變成一根繡花針,一針一針地編完我的一生。
聲明:此文信息來源于網絡,登載此文只為提供信息參考,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