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中資源網

                              當前位置:首頁 > 讀書筆記大全 > 讀后感 / 正文

                              《虛無的十字架》讀后感_800字

                              (2019-09-05 10:10:32) 讀后感

                              《虛無的十字架》讀后感800字

                              東野圭吾的每本書都在拋出社會性的話題

                              這次拋出的是:罪與罰。是讓犯人聽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脫?還是讓他重返自由社會用盡一生贖罪?

                              更具象去討論,就是死刑存廢的問題。

                              死刑是刑法上最重的懲罰方式,是背負在罪犯身上的沉重的十字架。剛進入大學時老師就用這個話題來激發過我們的辯思。

                              當時未入門的我說應該廢除死刑,因為人的價值不僅僅是通過道德和法律判斷,還可以通過學術、藝術等方面,一個道德淪喪的人可能也是某方面的天才,不能把這個人的可能性徹底葬送了。現在想來這個答案非常幼稚,說服力太弱,甚至是偏題。

                              其實,廢除死刑論中最強烈的意見,就是可能會因為冤假錯案造成枉死。另一方面判處死刑這種同態復仇太過簡單粗暴,沒有給一個更準確更契合案情的懲罰。他們認為,只有真正的感到自己的罪過并贖罪才是真正的十字架,否則哪怕是死刑也毫無意義。

                              但是沒有死刑,怎么才能給罪犯相應的懲罰?很難想象一個殘暴到殺人的罪犯,會有多大可能虔誠贖罪、改邪歸正,甚至回報社會?

                              日劇GOLD里面一句話至今印象深刻:即便是遭遇更殘酷的環境,很多人也不會去犯罪,不會去傷害、欺騙、搶劫他人,會這么剝奪他人尊嚴的人,他心琴的弦早就一跟不剩了。

                              而對于遺族來說,也找不到其他救贖方法了。

                              事情都有正反兩面,誰也得不出完美答案,廢除死刑與否在于這個國家的價值取向更側重于哪方面。普通人對死刑的態度也取決于所處的位置和角度。我也說不出更多了。

                              除了以上感慨之外,對于書的內容有些疑問,比如愛美的死居然僅僅是一個引子,并沒有過多著墨于愛美的案件本身讓我有些驚訝,而且,小夜子和愛美離世的日期都刻意寫了出來,結果都沒有關聯,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如果是東野圭吾刻意而為之,我能想到的目的只有兩個,一是為混淆讀者,增加閱讀的推理樂趣,另一是想更突出重點去表達對死刑存廢的思考吧。

                              事實上太多的罪與惡,并不能用法律來進行絕對的批判[得意]

                              聲明:此文信息來源于網絡,登載此文只為提供信息參考,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隨機推薦

                              科中資源網|豫ICP備19027550號

                              OD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