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中資源網

                              當前位置:首頁 > 讀書筆記大全 > 讀后感 / 正文

                              《平凡的世界(全三冊)》讀后感_2500字

                              (2019-09-25 11:08:25) 讀后感

                              《平凡的世界(全三冊)》讀后感2500字

                              讀罷久久不能平靜,苦難與幸福,痛苦與歡樂,勤奮與懶惰,高貴與低俗,愛情與婚姻,激昂與平淡…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種種,構成了一個復雜而紛繁的平凡世界,卻又不斷在激勵著我們修煉自我,執著追求,奮勇向前!

                              作為路遙創作的唯一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更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 手法——現實主義的藝術表現

                              還擔心曉霞會有什么說辭,如此看來,真是修養極高的紅顏。

                              曉霞一把摟住他的脖子,臉深深地埋進他的懷里。親愛的人!她完全能理解他,并且更深地熱愛他了。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梵高的《向日葵》,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徐悲鴻的《奔馬》,再如貝多芬的“交響曲”系列,其創作素材和思想都來源于普通生活之所見所感,這些作品中的蘊含的思想和追求極高(例如梵高的向日葵傳達出的熱烈而持久的樂觀主義精神),卻又是極少數人能完全達到的。小說乃語言藝術,作為藝術的一種,自然是要高于生活才能稱得上“藝術”,如若不然,只能是作為交流工具的普通文字。

                              《平凡的世界》語言樸實厚重,滲透著作家強烈的感情色彩。路遙先生筆下塑造出的人物的高尚品格和深刻的故事,正是取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是極少數人所能達到和極少數發生的,因此才有了更深刻的奮斗和追尋意義。

                              路遙所寫的這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中的許多人物的遭遇和故事情節,處處見現實描寫卻又不失藝術般的渲染,無一不透露著其高超的文學寫作功底,處處見歐·亨利式的結尾——給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覺,又不得不承認他的合情合理。


                              • 思想——苦難輪回的深刻哲理

                              命運總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并不都是歡樂。

                              在作者筆下,生存環境的悲苦不僅僅是生計問題,更有發展空間的種種限制。實際上,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其堅毅品格更是在不斷追求發展的奮斗過程中日臻完美的。寫苦難是為了寫苦難中的人。苦難越深重,戰勝苦難的人及其品行就越是難能可貴和令人敬佩。

                              路遙創作在思想方面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深刻的哲理性。哲理在作品中不是外加的,而是已經和作品對生活本質的揭示融合一起,成為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的必然結果。生活的過程構成了人生的一個個大輪回,作者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哲學思考,就從這大輪回中衍化出來。孫少安數次在生活的打擊下,都能重新揚起奮斗的風帆;孫少平在一個又一個艱難的環境下仍能從零開始,奮勇向前;李向前在經歷“斷腿之痛”后,仍然能重拾生活的信心…許許多多的人物歷經生活的苦難之后依然能重新開始。這些輪回并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人物在經過了生活的歷練與艱辛之后的種種重新出發。


                              • 愛情——精神交流的心理契合

                              黑暗中的道別,只能依靠擺動手中燈光微弱的礦燈互相示意。這個情節的描寫,極具畫面感,讓人深切感受各種復雜的情緒——不舍,悲傷,無奈,憐惜,期望…

                              一直到巷道拐彎處時,她又回過頭來,在一片漆黑中徒勞地尋找他的身影。她看見遠處有燈光在晃動。她無力地舉起自己手中的礦燈,擺動了幾下——這是最后的告別……

                              孫少安和秀蓮的婚姻中始終不能抹去田潤葉的影子,婚后的田潤葉以與丈夫分居的方式堅守著對愛情的忠貞;沒有詩情的武惠良和浪漫主義詩人杜麗麗注定最終不能達到精神的交流以至婚姻破裂;滿富文學氣質的顧養民最終無法與渴望剛毅氣質的金秀結合;精神共鳴、心理相契的田曉霞和孫少平才是戀愛中的絕配,只可惜最終天人兩隔不能常相守…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路遙所講述的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都是令人心酸的悲劇:固然,“有情人難成眷屬”不失為一種悲劇,而只有丈夫或者妻子沒有愛人的“物質婚姻”更是足以撼動人心的悲劇。由此可見,基于精神交流和心理契合基礎上的戀愛才是路遙心目中理想的婚姻。


                              • 人物——臻于完美的生活英雄

                              想起了羅曼羅蘭所說的,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著生活。

                              他慢慢懂得,人活著,就得隨時準備經受磨難。他已經看過一些書,知道不論是普通人還是了不起的人,都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經受許多的磨難……

                              路遙作品中所創造人物的理想追求、人生價值、道德價值等一系列觀念太過完美、太過理想化,但又過于單一,路遙在作品中為刻意追求這種唯美而放棄對現實的批判,比如,孫少平與田曉霞最初萌發愛情就是因為他們對讀書和思考的共同愛好,這就奠定了志同道合的愛情基調。曉霞愛少平的是他的頑強意志和奮斗精神,少平愛曉霞的是她的博學善恩和勤奮敬業,這基本上是一種理想的選擇,而且他們的愛情本身也基本上是由互勉和思念構成的精神戀愛。其實,愛情是有多重風景的。志同道合是一種美,兩情相悅是一種美,溫柔思念是一種美,靈肉結合又是一種美。正如生活需要酸甜苦辣咸的綜合才更顯豐富之美,愛情之美在現實生活中也正需要其多樣性來豐富方能更美。而《平凡的世界》只為我們展示了志同道合這一重美景,崇高固然崇高,卻失多樣之美,沒有展示出“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們的平凡愛情中多個側面、多個層次、多種形態的豐富多姿的美。

                              而對于配角,路遙所塑造的形象也是有特色的。例如,“文革”是一個特殊的動亂歲月,又是一個考驗人性品格的大舞臺,作者以此為背景,塑造出兩類不同的人物形象,一是憂國優民、大公無私的忠誠干部,一是趨炎附勢、惟利是圖的跳梁小丑。

                              對于所塑造的孫少安、孫少平等人物形象,盡可能地挖掘、表現了每個人本身潛在的樸素而又寶貴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積極向善、自強不息,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給了社會底層,特別是正處于奮斗中的青年,以永遠的感情共鳴與精神鼓勵!

                              2018.4.21于羊城

                              聲明:此文信息來源于網絡,登載此文只為提供信息參考,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隨機推薦

                              科中資源網|豫ICP備19027550號

                              OD真人